2023年以来,朝霞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,持续探索创新“网格+”工作模式,着力打造基层党建红色网格、安全生产黄色网格、警务工作蓝色网格、环境保护绿色网格等“多彩网格”管理体系,织起群众幸福网,绘出民生新画卷。
“党建红”引领 “微网格”编织服务网
朝霞街道坚持党建引领,把全体村“两委”成员纳入网格中,坚持党支部建在网格上,实现党组织全覆盖、网格治理无盲点,切实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、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。
“网格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阵地,将党组织建到网格里,就要把作用发挥到网格里,以可观可感的实效提升群众获得感、满意度。”后莲花村党支部书记、网格长陈玉军说。
后莲花村积极推动“网格+治理”,打造红色微网格,每个微网格由党员中心户担任网格小组长,目前全村建立3个基础网格、10个红色微网格,上下贯通形成了“网格党组织统筹——专职网格员抓总——党员网格小组长包户——村民志愿者联户”的联通体系。
开展红色微服务,全面推行党员“亮身份、亮承诺、亮行动”,收集微网格内每个家庭动态信息,宣传讲解政策,代办基础事项,提供暖心关怀服务,力争实现需求发现在网格里、矛盾化解在网格里,用“铁脚板”踏出幸福路,打通基层治理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“平安黄”保障 “排头兵”打造安全网
“各位住户请注意,楼道内停放电瓶车堵塞了安全出口,万一电瓶车起火很危险。”岳家庵村网格长耐心地向业主解释。
街道小区内住房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楼道内乱停乱放电瓶车。为此,岳家庵村网格长和网格员每天都要巡查小区的各个角落,谁家门口装有插座在楼道违规充电、谁家在楼道堆放杂物、谁家门口摆放鞋柜挡住消防栓等,虽然都是些琐碎小事,但都是安全隐患,网格员们一一记录在案,耐心劝导解决。
自从安全生产与网格化服务管理结合以来,岳家庵村网格员充分发挥“第一哨点”优势,争当“千里眼”“顺风耳”,深入千家万户、街面店铺、企事业单位开展隐患排查,切实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。定期在微信网格群发布通告,对留守儿童、未成年人及家长、独居老人等进行安全教育,普及消防安全知识,着力把网格打造成“发现风险、消除隐患、保障稳定、促进发展”的第一感知触角,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。
“警务蓝”支撑 “微团队”构筑和谐网
朝霞街道积极探索“网格+警格”双网融合工作模式,借力网格密度、警格力度,构建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的网格化治理体系。“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,我的身旁是一支队伍。”单街子村网格长朱子月体会最深,对于面广量大的村居工作,正是有了警网融合,他才感到自己不再是“孤军奋战”,而是一个坚强的团队在进行“团体作战”。
单街子村落实“四联四合”机制,以“警格+网格”捆绑作战,有效地将网格员“人熟、地熟、情况熟”与民警“懂法、讲理、会调解”的优势结合起来,协同上阵、形成合力、双向赋能、同频共振。网格员与包村民警共同对接联动,共同开展人房信息采集、网络电信诈骗宣传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、禁毒铲毒以及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工作,将矛盾化解在网格内,将隐患排除在细微时,实现基层治理力量“1+1>2”的治理效果,全力维护辖区内和谐稳定。
“生态绿”守护 “保洁卫士”织就美丽网
“过去门前屋后乱堆乱放的情况比较常见,这些年村里带领大伙儿不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,现在村里环境越来越好了,大家的思想觉悟也越来越高了。谁家门前要是不干净都觉着不好意思。特别是人居环境积分,要是得分高了还有奖品,大家都很支持。”说起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,朝霞街道前莲花村网格长陈会武竖起了大拇指。
在前莲花村,到处都能看见网格员、志愿者带头忙碌的身影,他们紧盯房前屋后、田间地头、户里户外等农村重点区域,清理边沟、清扫路面、铲除枯草、清运垃圾,“保洁卫士”们用实际行动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,努力打造村庄整洁、环境优美、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,“网格蓝”和“志愿红”也成为魅力朝霞的一道靓丽风景线。
近年来,朝霞街道积极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“网格化”管理模式,形成“村在网中、户在格中、人在其中”格局,动员群众主动参与,以自治保长效,通过网格“小支点”撬动人居环境整治“大作为”。今后,朝霞街道还将不断深化“网格+”工作模式,全力打造覆盖全域的“多彩网格”,实现小网格服务大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