凝聚群众 引导群众 以文化人 成风化俗

张宝云、黄井英、郭金花

  • 发布日期:2020-08-27 17:48
  • 来源:
  • 字体大小:
  • 打印:

张宝云 黄井英 郭金花.jpg

都说“久病床前无孝子”,换作儿媳恐怕更难。但在新开口镇江石窝村,却有这样三位儿媳,为照顾瘫痪在床的公公,她们舍弃工作,3年如一日轮流悉心照顾老人,敬奉孝道,用诚挚的爱心和质朴的行动,诠释了“孝老爱亲”的传统美德,在乡邻眼里,张宝云、黄井英、郭金花这三妯娌,已经成为“好媳妇”的代名词。

“辞工,不让公公一个人受罪” 

“遇着好儿媳了,我又多了仨闺女!”瘫痪3年多,这是张亮老人逢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。走进老人的房间,干净整洁,没有丝毫异味,张亮老人面容洁净,容光焕发,一直笑呵呵的,很难想象他曾患过严重的脑血栓。交流中,他用得最频繁的话语就是“有三个好儿媳妇”。

张亮今年71岁,10多年前老伴儿患病去世后,因为儿子们要在外地打工,就由三个儿媳妇轮流照料公公。2013年4月,张亮突然感觉眩晕,在上班的二儿媳黄井英赶紧回家带老人去看病。经过治疗老人虽转危为安,却落下了全身瘫痪的毛病。住院的那些日子,三个儿媳都辞去了工作,寸步不离地照顾公公。张亮全身不能动弹,大小便不能自理。有一次公公都拉在了床上,大儿媳张宝云二话没说,给公公耐心擦洗不嫌脏,又换上了干净的单子。同病室的人了解是儿媳这样照顾张亮后,无不感慨地说,就连亲生女儿也很少能做到这样,何况是儿媳。当时三儿媳郭金花的小儿子还小,为了照顾公公,她只好把孩子放在娘家。“老人患病身心都很痛苦,我们尽所能为老人减少一些痛苦。”郭金花说。

“一定要让瘫痪公公站起来”

张亮出院后,儿子儿媳把老人接回二儿子家。大夫说要想恢复,必须长期坚持锻炼。三个儿媳下定决心,一定要尽最大努力让老人站起来,恢复健康。从此,江石窝村健身广场多了一道“四人一车”的靓丽风景线:三位中年妇女轮换搀扶着一位老人,一步一挪缓慢行走。累了,就拿下凳子坐着歇一会,歇过来,再接着锻炼。刚开始,老人身子一点儿都不能动弹,自己使不上劲,三个儿媳就用尽全力搀扶,半步半步地向前挪动。有时老人自己觉得太费劲,想“自暴自弃”,失望地说:“不练了,我就这样了,你们不要管我了!”老人发脾气,三个儿媳从不往心里去,就像哄小孩似的劝慰老人、逗老人开心。

就这样,一天又一天,从家里到村里的健身广场,从村里再到邻近的香河县庆功台,从半步半步地向前挪到几十米自己拄着拐杖行走,一直坚持了4个多月,功夫不负有心人,张亮终于可以自己走路了。那段日子,三个儿媳妇除了陪老人练习,还要给公公做饭、换洗、按摩、烫脚……为了让公公保持清洁,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,换下的床单、尿垫、脏衣服,儿媳妇都及时清洗。“自从公公生病后,只要在集市上看见有适合公公的衣服、鞋子就买回来,一是为了让他开心,还有就是老人不能及时大小便要经常换洗。为了给公公疏通血管,每天都会给公公泡脚按摩。”二儿媳黄井英说。

“孝敬老人,我们都有变老的一天”

三个儿媳情同姐妹,照顾老人更是争先恐后,对老人从来没说过半个“不”字。小儿子张永强长期在外干瓦匠活儿,他说:“我在外打工一走就是一两个月,父亲有我媳妇和两位嫂子照顾,我心里踏实放心。”

现在张亮已经能够自理,还能经常骑着三轮车去村里溜达溜达,谁能想到老人曾经全身瘫痪?老人自己感动地说:“我遇到了三个好儿媳,外村不认识的人看到她们搀着我,都不相信是我的儿媳妇,都说是闺女。刚得病的时候我都不想活了,幸亏有了她们,要不然这条老命早就没喽!”老人口中的“闺女”就是对这三个儿媳的孝德最大的肯定。

同村的孙兰萍说,像这样的好儿媳太少了,别说是端屎端尿,就是穿衣喂饭,也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,而且三个媳妇都是那么用心。

当记者询问照料公公苦不苦时,大儿媳张宝云说:“应该的!我们做的是本分的事情,谁都有变老的一天。公公身体好的时候,对我们都非常好,老人勤快、节俭,以前家里家外都帮我们收拾得干干净净,谁家菜园子老爷子都种满瓜果蔬菜,孩子也帮着照看接送上学,说实话以前我们连地都不会种。”

“家有一老如有一宝,家里正是有了公公这块‘宝’,我们才真正领悟了上有老下有小。一家人和睦共处,共享天伦,才是“幸福”真正的含义。”郭金花说。

记者点评:行孝是善心的体现、是做人的风范。张宝云、黄井英、郭金花把赡养瘫痪的公公看成了自己的使命,3年如一日悉心照料无怨无悔,她们用质朴的行动,用一腔诚挚的孝心让公公康复起来,真情演绎了至纯至孝的动人情节,诠释了大爱无言的中华孝道,成为乡邻眼中“好媳妇”的典范,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!(记者王倩)